从清光绪六年至光绪十二年,清末爱国官员吴大澂奉旨来吉林督办边防,修筑炮台,建机器局,征服韩边外,平定朝鲜内乱,成为晚清史册中难得一见的光彩篇章。
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列强环伺,风雨飘摇。英俄侵袭在西北,美日生端在东南,英法觊觎在西南,沙俄危胁在东北。东北边陲重镇珲春、三姓、宁古塔危在旦夕。清廷意识到,“今日防务皆知以东三省为先,东三省以吉林为首要”。吴大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奉使吉林帮办、督办防务的。
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着赏河南河北道吴大澂三品卿衔,前赴吉林随同将军铭安帮办一切事宜。五月,吴大澂从京城出发,赶赴吉林。当时正是暮春时节,“早晚须穿棉马褂”。一个月后,抵达省城吉林市。
吴大澂曾经走过的古驿路(位于宁安市沙兰镇瓦盆沟村)
与吉林将军铭安共商编练防军,这是吴大澂要办的第一要务。
吴大澂到吉林前,吉林只有八旗兵和练军两种。八旗兵仅屯驻在副都统衙门所在地,边防要塞几乎没有驻军。八旗兵养尊处优,变得不堪一击,毫无战斗力,早已失去昔日骁勇善战的锐气。
十九世纪中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从吉林、黑龙江抽调大量兵力,造成东北边疆“各路无防”“既无粮而兵又少”的局面。
吴大澂来到吉林后,和铭安参照湘、淮和直隶练军章程,改编原有的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经过几个月的招募和训练,共建防军马步13营
5000
人,分别驻守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市)、三姓(今黑龙江伊兰县)、珲春、吉林等地。次年防军增至
9000
人,后来统称靖边军。
吴大澂在编练防军的同时,还主张在军事要塞修建炮台。
清光绪七年(1881年),督办吉林边防的吴大澂奏请朝廷修筑珲春炮台;光绪十二年(1886年),珲春首任副都统依克唐阿再次奏请在珲春修筑炮台。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当地自行捐资修筑的东、西两炮台竣工,并在抵御沙俄侵略的斗争中产生强大的战斗威力。
2019年7月,吴元京重走高祖吴大澂皇华纪程之路时,特意参观清代珲春西炮台台遗址。
吴元京一行参观珲春西炮台遗址
除了在珲春市修建东西炮台外,在三姓巴彦通也修建了炮台。光绪七年(1881年),吴大澂亲至三姓巴彦通沿江一带勘定,于松花江右岸下口要隘处,仿天津大沽口炮台样式,修筑炮台一座,1884年竣工。炮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控制松花江水路的战略要地。
巴彦通抗俄要塞遗址
针对沙俄觊觎松花江航权的野心和多次闯行松花江的侵权行径,吴大澂在距三姓200里的江面上设置水关,即把许多木牌立到江心,木牌两端用大铁锚钗入江底,再用几道铁链牢牢系到江岸上。吴大澂派兵勇驻扎在水关附近,监视俄国船只,防其闯入。这是清政府在俄国船只屡屡闯越松花江内河之后首次采取的主动防御措施。
宁古塔历来是东北重镇,吴大澂帮办吉林期间,常驻此地。他勤勉尽责,治军严明,不断往来于吉林、宁古塔、三姓、珲春之间,检阅防军训练情况。他在宁古塔的办公寓居场所望江楼已被列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江楼
吴元京(中)先生及夫人洪小青女士在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宁安市西南江边公园,原名抱江楼。修建于光绪八年,是宁古塔副都统容峻峰特意为吴大澂修建。吴大澂曾在此办理军政民务,训练新军,勘查中俄边境,招民实边,开辟三姓、东宁驿站,创办牛痘局。吴大澂为民造福有功,被百姓誉为‘青天官’。
光绪十二年二月,吴大澂赴珲春勘界时,途经宁古塔望江楼,见到老朋友容峻峰都护。二人同登望江楼,吴大澂即兴题赠一诗:
宁安市宁古塔历史博物馆楼前有一驻马石。刻石原位于宁安市沙兰镇二吕村二道岭的古代驿道旁,是2004年7月当地农民从事生产活动时发现的。2006年,宁安市文物部门把这一石刻移到宁古塔历史博物馆。石上有吴大澂两次途经此地的简要记录:“光绪九年八月,太常寺卿吴大澄过此驻马”,“十二年二月奉使勘界,重过此山”。
吴大澂帮办吉林期间刻写驻马石
存放于宁安市宁古塔历史博物馆
光绪七年五月十八日(1881年6月18日),吴大澂奏请朝廷在吉林建立机器局。他在奏折中建议:吉林防军不能自制子弹,洋药铜帽,也要经过其他省份的机器局购运,路途遥远,供应不及时,非长久之计。在吉林省城开设机器局,制造洋药、铜帽、枪子、炮弹,不仅可以供应本省练军,还可以供应黑龙江各军使用。他的奏议得到批准。光绪七年七月,
吴大澂亲自勘查机器局地址,他发现“松花江南岸八里地势极高,土性最坚,又得山水气脉,北临大江,南有靠山”,决定在此处建机器局。
吉林机器局于光绪八年(1882年)3月动工,第2年
10
月竣工。机器局落成后,又在松花江南岸增设了一个火药厂。机器局内部设机器正厂、机器西厂、机器东厂、表正书院等,拥有当时东北地区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生产各种枪支、火炮和弹药,主要供给吉林靖边军。光绪十七年(
1891
年)开始供应黑龙江镇边军“马步水师十八营”所需新式弹药。
吉林机器局旧址
英国传教士哲姆士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观机器局设备,观看新制造的机关枪试射后,在回忆录写道:
“在吉林最值得注意的是吉林机器局,最近业已建成。从抬枪到新式来福枪他们都会制造。全部都由中国人装配管理,没有任何外国人协助,这会使那些自以为只有西洋各国才具有技术和管理才能的欧洲人感到惊奇。”
帮办吉林期间,吴大澂单骑入山,招抚韩边外韩宪宗,使韩边外成为屯垦戍边的重要力量。
韩宪宗祖籍山东,嘉庆年间随祖父到吉林谋生,辗转来到南山桦树林子的夹皮沟一带,成为金工。咸丰四年(1854年),韩宪宗被金工推举为吉林南山夹皮沟金矿首领。经过整治,当地的金工、参夫、猎户等分散流民形成一个有组织、有武装、以劳动谋生的流民团体。官兵曾多次追剿,韩宪宗采取官来我走、官走我来的策略,一面继续招用流民,一面继续采金,成为南山一霸。附近百姓只知有韩边外而不知有国家和官府。清廷诏令铭安、吴大澂对韩边外“化私为官,抚而用之”。
光绪六年十月二十一日,吴大澂改装易服,单骑入山,前去招抚金匪头目“韩边外”韩宪宗。韩宪宗得知吴大澂没带一兵一卒,只有一个向导跟随,不再躲避,而且跪迎吴大澂。
二人见面后,吴大澂“开诚布公,晓以大义,宣播朝廷德意,不追既往之咎”,韩宪宗“感激涕零,惟愿力图报效,以赎前愆”。两天后,韩宪宗随吴大澂进省城面见将军铭安,归顺政府,并改名为韩效忠。铭安奏请朝廷,赏韩效忠五品顶戴,命其为南山练总,招募壮丁,举办团练,保卫地方。回到家中,韩效忠摘下原来悬挂的匾额“威震关东”,代之以“安分务农”。“安分务农”是他离开省城前,吴大澂题赠给他的。从此,原本“化外之地”的吉林南山一带被置于政府的统治之下。韩边外广招流民,垦荒耕种,荒寂的长白山区出现阡陌纵横的景观。到其孙韩登举一代,韩边外的武装力量成为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生力军。
光绪十年十月十七日(1884年12月4日),朝鲜发生“甲申政变”。吴大澂奉命率兵赴朝,平定了这次政变,并为朝鲜国王写下治政方略六篇。
清朝兴起以前,朝鲜与明朝保持着传统的宗藩关系。1636年,皇太极率兵亲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停用明朝年号,并奉清朝为宗主。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继而侵华的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确认朝鲜“独立”,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结束。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把侵略予头指向朝鲜。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朝鲜的国门,开始对朝鲜的渗透。1882年,日本在朝鲜策划了 “壬午兵变”,清廷派将领吴长庆率兵前往朝鲜,事件很快平息下来。
光绪十年,朝鲜再次发生内乱。“开化党”人金玉均在日本唆使下,利用邮政总局举行落成典礼的机会,发动政变,入宫劫持国王李熙。第二天,假借国王之名杀害了七名亲贵大臣。通过政变企图与清朝脱离宗藩关系。吴大澂奉命率兵抵达朝鲜,在王宫,他言辞激烈,揭穿政变阴谋,解救了被挟持的朝鲜国王,回绝了日本使臣井上馨向朝鲜勒索巨额兵费的无理要求。
在朝鲜平定内乱期间,吴大澂还为朝鲜国王写作治政文论六篇。这六篇文论是《求贤论》《育才论》《节用论》《恤民论》《缓刑论》《练兵论》。
光绪十二年初,“前因俄侵占吉林黑顶子地方,久未勘明”,吴大澂再度奉命前往东北,与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会同勘定中俄界。
光绪十二年底,吴大澂完成珲春勘界任务,自岩杵河至摩阔崴,从海路回京复命,从此留下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