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说·校友季 | 姜仁峰:动画教育之路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09:21

    姜仁峰,吉林动画学院2008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游戏美术设计方向)毕业生,现任河北美术学院动画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院校评估专家。曾主持、参研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教改项目10余项,主编《影视动画绘画基础》《动画渲染艺术—材质灯光应用技术》等教材5部。

在动画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我校校友——河北美术学院动画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姜仁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姜仁峰在吉林动画学院的求学生涯,是他数字艺术之旅的起点。大学第一节专业课上,那些绚丽多彩的创作,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他对数字艺术领域的热爱之火,使他一头扎进这个充满奇幻与挑战的领域。

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之路

大二学习3D建模软件时,复杂的操作界面和繁多的功能指令曾让他迷失方向,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从简单几何形体的搭建开始,一点点积累经验,在无数次的调试与修改中,他的技术日益精湛,耐心和毅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当第一个完整的3D角色模型成功诞生,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在专业道路上的进步,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三的游戏设计课程项目是一次难忘的团队协作经历,从创意构思到场景绘制、角色动作设计,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游戏美术与策划、程序开发相互依存的关系。与策划同学深入探讨游戏的核心玩法,与程序同学协同确保美术资源的正常运行,这让他收获了珍贵的团队合作经验。

毕业实习为他打开了通往真实数字艺术领域的大门。在知名游戏公司,他接触到了顶尖的制作流程和高标准的要求,在资深美术师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在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寻找平衡,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项目中,专业技能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吉动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吉动的宝贵经历,成为他在河北美术学院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财富。在担任院长的十年间,他积极传承母校的成功经验。他深知实践的重要性,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与北京多家公司合作,建立学研产合作机制,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实践能力。他开创性地提出“2+1+1”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动画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动画专业获批河北省应用转型示范专业、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更是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他负责的学院规模迅速扩大到拥有6000名学生的大型二级学院。

与母校办学理念一致,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注重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成果评估,确保教学能够紧密贴合行业需求。他积极参加教育管理培训和行业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加强与业界的沟通交流,使学院的管理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姜仁峰生活照

他充分借鉴母校“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创建了“动画数字艺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并在京津冀地区建立了3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涵盖虚拟现实、AIGC、数字视觉交互等多个前沿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课程设置方面,引入人工智能、数字化场景建模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此外,借鉴母校“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的机会,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由评估赋能教学技能提升

作为教育部高等院校评估专家,姜仁峰认为动画数字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评估应聚焦课程体系的实践深度与前瞻性、教学成果的市场应用价值以及产学研合作的持续创新能力。在他眼中,吉林动画学院在项目制教学、企业联合培养、国际化合作交流以及课程动态调整等方面表现出色,是民办教育中的佼佼者,为动画教育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评估是指挥棒,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他秉持“实践促教学、教学强科研”的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教师提供了接触行业实际项目的机会,助力教学技能提升。以项目为驱动,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制作,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座,借助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河北赛区等竞赛平台,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工具应用。

姜仁峰生活照

  对于吉动的学弟学妹们,姜仁峰说,保持对专业的热情与创造力,因为这是在动画领域立足的核心;要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让技术为艺术服务,艺术为技术赋能;珍惜在校的实践机会,无论是竞赛还是实习,都要积极参与,积累宝贵的经验。培养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要保持学习的习惯,关注行业的新兴技术和发展动态,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等领域。

姜仁峰在动画教育之路上的探索与实践,为动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思考,激励着更多的教育者和学子为动画事业的繁荣而努力。